永善:打造机关“党建联盟”构筑服务“先锋矩阵”
- 编辑:5moban.com - 18日前,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违法典型案例,这也是春夏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首次对大气环境污染企业进行曝光。
除七国领导人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领导人以及欧盟代表也出席了此次峰会。对于G7此次再次承诺会出资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基建,转用可再生能源及可持续技术,一些绿色组织不为所动。
韩国总统文在寅13日出席G7峰会第二场和第三场扩大会议时,强调实现碳中和和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不过,约翰逊没有在声明中详述承诺的细节或数目。G7集团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日本7个国家组成,成员国每年轮流出任主席国并主办年度峰会,今年轮到在英国举行。除此之外,与会领袖周日承诺增加在气候问题上的拨款,以履行每年耗资1000亿美元协助较贫穷国家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这些国家不少正要面对因气候变化而日益恶化的海平面水位上升、风暴和干旱问题。
除七国领导人外,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南非领导人以及欧盟代表也出席了此次峰会。德国总理默克尔11日表示,G7国家希望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与各国展开合作。他们是从资本市场、技术应用、疫情以来油气公司的亏损来分析和预测的,很多传统的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确实很成熟、很顶尖,但是价值确实在逐渐削弱。
十三五期间价格也下降得比较快,到2020年基本上实现了发电侧的平价上网。能源行业整体情况回顾从宏观来看,我国能源发展整体上正处于良好阶段,我国从2000年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也同步迅速增长。具体到一些产业,比如说对石油和天然气产业的影响,可以看到石油的峰值可能要提前到来,但是天然气的峰值要比过去预计的稍微低一些,这是因为有一部分煤炭要用天然气替代。能源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根据本人近几年的观察和研判,从大的方面来讲,碳达峰、碳中和将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的转型。
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持续优化。60亿千瓦是一个长期目标,为了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我国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最低需求是12亿千瓦。
所以从这个基调判断,2021年起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主要引领能源行业和能源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牵引力。此外,针对甲烷这类除二氧化碳以外的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也将会更加严苛。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国际社会也会不断强化《巴黎协定》的执行,所以减排甲烷气体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领域恰恰是实现未来碳中和的必然途径、主要的载体或者是主要的推动力。
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上,要有新的步子。从能源消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是明显受到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提出来的能源领域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改革等方面,也要有新的突破。从能源供应侧看,能源生产是稳中有增,进口也出现较快增长,供应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可以说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比如说,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和蔚来的估值已经远高于通用和福特汽车。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05期,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尽管我们和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不一样,我们的时间节点比较晚,但是我们都处在向未来产业迈进的阶段。而且这是一个加速转变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的时间节点。
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了新能源发展的许多成果、成就。综上所述,风电、光伏产业的产能能够保证我们在2030年达到12亿千瓦的装机,同时也会给国际市场提供更多便宜的设备和组件。总体而言,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的能源发展就是要与十四五规划提出来的五个新相衔接。以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就是未来的能源,也可能很大一部分是人类的终极能源。碳达峰以后,就必须要制定全面的煤炭、煤电、石油产业退出和转型发展的规划。从另一角度看,这也倒逼石油行业转型,许多石油公司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力度向新能源等非油气业务的转型。
整个十四五期间将是传统能源技术、传统能源产业向新兴的能源技术、产业转变的时期。202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仅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要注意到单位GDP能耗下降极低主要因疫情影响生产、开工不足等,此外还有我国近几年节能降耗政策效应的相对减弱,但总体而言我国一些重点工业行业、重点高耗能企业的能耗都是下降的。
当然,前提是要保证供应和能源安全。这就是能源领域在十四五时期要再开创新局面的主要方向。
这些也是承前启后的,有一些十三五已经部署了,十四五要接着做。从全球来讲,2015年全球GDP能耗降幅较大,下降幅度超2%接近3%,但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单位GDP能耗降幅放缓,其中深层次原因就是全球包括中国在内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效果在减弱。
从能源需求侧的变化来看,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49.8亿吨标煤,比上年增长2.2%,增速仅为2019年增速的一半。现在碳达峰、碳中和太热门了,部分从业者觉得有点无所适从,或者说政策来得太快不太适应。未来油气行业的投资可能有一部分会被清洁低碳技术分走,比如说油气行业的低碳、脱碳的技术,CCUS技术等,还有油气行业发展新能源的一些投资,比如说有些石油公司可能会在十四五期间拿出10%左右的投资额去投资太阳能、风能或者氢能这样的新能源产业。其中,能源结构转型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十四五能源发展要开创新格局,要把建设的重点和注意力转向建设替代煤炭和煤电供应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不断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
因此,新能源行业今后要更加努力,从风电来讲,我们现在风电的整体产能可以达到每年7000万千瓦,配套的产业也能满足需求。当然,去年初油价大幅下挫主要原因是三大产油国美国、俄罗斯、沙特这些国家对减产问题当时未达成一致,引爆了市场波动。
现在国际上有一些人已经提出一个观点,从现在起传统能源技术的价值将逐步消失。同时,对于有利于这些低碳、减碳产业的发展,从产业链、国内产业布局、构建基础设施和软硬结合、发展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以工业4.0为例,就是和新一轮能源革命相辅相成的,都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同样促进能源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感受到能源转型是势在必行的。
同时,陆上风电的价格和海上风电的价格都在不断降低,今年海上风电的价格大家预测就是0.7元每千瓦时。纲要里对2035远景目标特别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碳达峰以后要稳中有降,这个就是以碳中和为目标之意。从能源进口角度看,我国也是保持持续增长,石油进口量增速达7.3%,增加了将近四千万吨的石油进口量。这些年出台的政策措施都是基于已经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换言之,若我们这些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效果开始疲软,说明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有新的政策措施或技术性突破出现。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也根据我们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提出了谋划未来产业,这些未来的产业将使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自然地建构在低能耗、低碳的基础上。所以,从大的线条看,碳达峰前后,主要的任务就是控制和减少煤炭的使用,同时控制石油的消费增长。
之所以强调经济社会,实际上从大环境来讲,我们正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之中,也处于新一轮工业革命、产业革命之中。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可能会变成热点。
去年,中央提出六保,要保住一些企业和市场主体,所以有一些企业生产是减少了,但能耗并没有减少太多,加上保民生等因素,影响了单位GDP能耗下降。从十四五开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出现了一个分水岭就是不再把扩张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作为规划安排的建设重点。